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3版 医周刊·医苑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五举措织密疫情防控网
·张老太的血管通路“重生记”
·自贡市中医院 召开中药质量比选工作会
·大英县 召开专项座谈会
·自贡市自流井区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防艾进校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3 医周刊·医苑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张老太的血管通路“重生记”
    

  家庭与生活报讯 (门玉霞 记者 李尚凝)在《中国血透通路专家共识》(第二版)中,有关于成熟内瘘的定义,要求满足三个“六”或者至少三个“五”,即内瘘血流量大于500ml/ min 或 600ml/min、瘘静脉直径在5mm或6mm以上、距皮肤表面的距离小于5mm或6mm。如果患者的相关指标不能达到这个标准,透析治疗就会比较困难,张奶奶就是这样一位透析患者。
  什么是内瘘呢?由于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因而需要做永久性血管通路,其中常用的就是内瘘法,利用动静脉吻合手术形成,常在尿毒症患者平时不多用的前臂或上臂进行手术。据了解,张奶奶的内瘘血流量达到了1200+ml/min、血管直径也在8mm左右,但唯独血管距皮肤表面的距离在 20mm 左右,即使最浅的地方也接近10mm。在透析治疗中,动静脉内瘘距离皮肤表层太深,就会给穿刺带来极大的难度。“即使是10mm的距离,也好比是一串放在席梦思床垫下的钥匙,透析工作就是需要我们在床垫上摸出钥匙的具体位置。” 自贡市一医院肾病内科医生万林说。
  张奶奶的内瘘不能穿刺,但又急需透析,如果用现有的导管继续透析,导管既会影响张奶奶的日常生活,又会导致中心静脉毁损,使得后续同侧肢体失去造瘘的机会,还可能导致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
  经介绍,张奶奶来到了自贡市一医院肾病内科求助。很快,经过相关检查评估,医生为张奶奶提供了一个手术方案。根据术前的超声检查,医生在张奶奶手臂上提前规划好两段透析时的穿刺位置,然后清除这两段位置血管上方的脂肪,使得血管和皮肤表面的距离得到缩短,但需要做好术中的彻底止血及防止脂肪的液化,这样就能在术后3-4周使用这个内瘘了。
  半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出手术室时,看着焦急等待的家人,张奶奶笑着说:“不疼不疼,我还听见他们医生说话呢。”
  术后一个月,张奶奶手术区域的水肿已完全消退,手指已能在皮肤表面很清晰地扪及血管,超声显示手术部位血管距皮肤表面的距离约2mm左右。在使用两次内瘘之后,张奶奶顺利拔掉了透析导管,开始了“无管”的生活。
  “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作为透析病人首选和次选的长期血管通路,在透析人群中的占比非常高,正常的血流量是保证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万林介绍说,一个健康的动静脉内瘘流量应该在1000ml/min左右,低于500ml/min容易出现血栓导致内瘘失功,高于 1500ml/ min,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
  万林提醒透析肾友,应定期就医对自己的内瘘进行检查,以判定内瘘是否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