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8版 医周刊·生育
·“三孩”政策来临 她们的过往 她们的选择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8 医周刊·生育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三孩”政策来临 她们的过往 她们的选择
    

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从独生子女到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如今的三孩,生育政策的每次优化,都顺应时势,呼应民意。时代的洪流下,让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女性对生育有了重新的认识,这种蜕变关于选择、成长与重生。

失去与拥有
  “不生孩子的女人,人生是不完整的”——王蓓过去一直把这句话视作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但自从2013年女儿呱呱坠地,渐渐地她发现,孕育生命的过程的确是种美妙的体验。
  “二十多岁的时候忙工作忙学习忙打扮,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情,就是不会忙孩子。”王蓓是一名外企职工,刚结婚的时候,自己和丈夫是铁打的“丁克一族”,“但到了三十多岁,我们突然意识到,‘二人世界’久了也会腻。”王蓓慌忙地加入了高龄产妇的行列。
  经历了一年多的寻医问药,35岁那年,王蓓顺利怀孕。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她在女性“35岁定律”的焦虑中度过孕期,从不敢多请假。“没想到宝宝却是个‘小天使’,怀胎十月竟意外地顺利,甚至连孕吐都逃过一劫。”
  女儿出生后,“老来得子”的王蓓和丈夫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但不幸的是,2018年,女儿因意外去世。
  “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已化为一粒尘埃,而对我而言,你却是整个世界。”丈夫的朋友圈的签名至今未换过。三年来,王蓓一家以泪洗面。“走在大街上,觉得每个小姑娘都像女儿,同事邻居好像谈论的永远是孩子,甚至电视播放的都是关于孩子的广告。”王蓓怎么也想不通,好好的孩子说没就没了。
  但不惑之年的他们又是幸运的。“没想到我也会有如此羡慕儿女成群的这一天。”生育政策包容性的不断增强,让44岁的王蓓和丈夫还是决定放下悲伤,调整心态积极备孕。如今,他们已经彻底颠覆了丁克一族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只有孕育属于自己的生命,生活才会延续,才能有希望。

一个和多个
  今年29岁的江桐是头顶着基本国策出生的,是墙上标语“只生一个好”的那“一个”。一直以来,江桐拥有父母全部的爱和精力。
  “为了给我买钢琴,爸爸戒了抽了多年的烟;为了让我吃上家里的热饭,妈妈每天奔波 20 公里给我送饭”。在她看来,父母总是无条件、尽可能地倾其所有,而自己也一路按部就班地上兴趣班、读重点中学、上大学、去银行工作,直到成家立业。
  “小时候总觉得独生子女是光荣的,我是父母的唯一,父母也是我的唯一,但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总觉得莫名地心酸。”江桐的担心比想象的来得更快。
  2020年9月,一向身体硬朗的父亲突发脑梗后瘫痪在床,两个月后,婆婆也紧急住院,准备做心脏搭桥手术。小两口每天折返单位、医院和父母家之间,吃饭从来都是草草结束,“有时候听到深夜时的电话铃会打寒战,生怕父母再出事。”
  江桐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结合被称为“双独家庭”。没有兄弟姐妹可商量,两个人,四个老人,生活奔波却真的孤独。“疲惫之余还是有些怀念老一辈的日子。”回忆起外婆生病时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商量与分担,江桐那种深深的紧迫感和无力感更明显了。“虽说这是独生子女应该承担的,但还是希望自己也能够拥有依靠和选择的权利。”她表示,“三孩”政策放开了,等父母的情况稳定了,经济情况允许的话,自己愿意多生几个娃娃。“期盼下一代不必再经历我们的烦恼。”江桐说。

孤独与陪伴
  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焦虑在父母生病那一刻被激活,周家怡的焦虑则是“形单影只”的迷茫和对“手足之情”的领悟。确切地说,她经历了从独生子女到“非独”的转变。
  周家怡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由于父母在国外做生意,从两岁半岁开始,她被长期托管在幼儿园,每周只有一天回家。父母外出时,年幼的她被反锁在家,那时候最喜欢自己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一会当妈妈,一会当孩子。看着电视里的小朋友有哥哥姐姐,周家怡也特别想拥有。“没想到,15岁那年,弟弟降生了。”
  即使是盼来的“二胎”,周家怡也会有些许不适应,特别是看到父母把遗失的关爱一股脑地给弟弟时,她甚至认为,还不如没有弟弟的好。“但一听到他奶声奶气地叫我姐姐,我对他的‘恨’顿时烟消云散。”周家怡把这归因为“血缘的力量”,特别是随着弟弟年龄的增长,姐弟俩越长越像,越来越聊得来,性格也相似,有时候默契得像一个人。为此,周家怡曾不止一次幻想,如果弟弟和自己只差5岁就好了——年龄的代沟模糊了,或许自己孤单的童年会因那根看不见的纽带而填满。
  2016年,周家怡结婚,弟弟哭得像个泪人。第二年,大儿子多宝出生,周家怡辞去传媒公司的工作,在家带娃,闲暇之余,还在网上经营着一家母婴用品小店。再有3个月,周家怡的第二个孩子也即将来到世上,她认为,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都是次要的,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与手足的陪伴,这也是自己不想再让孩子缺失的。(文中出现姓名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三孩时代”来了,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改善人口结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强社会整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但从“三口之家”向“五口之家”的跨越,思想意识如何转变?物质条件能否跟得上?落到每一对育龄夫妇、每一位适龄妇女身上,都是尤为具体的一道“鸿沟”。
  育龄家庭“不想生、不敢生”的原因太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和育的过程影响着女性的就业和自我价值实现,既关系到“养”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包含与“育”相关的内卷和焦虑。
  而随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近日,各地相继出台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家庭教育开支、保障女性就业等系列配套支持措施。生育政策调整的思路已逐渐从放松限制向加强配套转变,为更多的育龄家庭提供“ 生 ” 的 “ 土 壤 ” 和“育”的养料。相信不久的将来,生与育不再成为一种压力,可以突破客观环境的束缚,回归本真,成为连接生命纽带的一座座“桥”。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李尚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