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杨樯 冯若冰
“恢复得不错啊!各项指标良好。”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对全国首例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患者朝福(化名)说道。术后一年,按例每月来做复查的他,看起来精神十足。
2020年11月10日,因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朝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国内首例“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一年过去了,他的“心”情还好吗?恢复得怎么样?1月7日,记者来到彭山区人民医院,对朝福进行了一次探访。
换“心”
人工心脏为心衰患者赢得移植时间
2020年,朝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时已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整个人腹腔积液、饮食难咽、瘦得皮包骨,预期寿命不到1年。
2020年11月10日,朝福在省医院接受了国内首例“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据介绍,“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植入“人工心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
朝福换上的是第三代人工心脏,它的核心部位是一个磁悬浮的驱动装置,重约420克,用它接上一根2厘米左右的人造血管,这样就把心脏的血液引到机械心脏里面,然后再回输到人体血管,整个装置相当于代替人体心脏工作,让心脏充分休息。
人工心脏手术的成功是胜利的第一步,术后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精细的工程。机器的管理、伤口的管理、饮食、用药、活动指导等等,涵盖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各个细节,甚至是一个简单的起身动作都需要进行细节化的培训和管理。
“心”生
保障用电守护患者生命线
2021年1月8日,经过重重培训考核,朝福在省医院心衰中心医护人员的护送下顺利出院回家。
人工心脏的外置设备很轻便,患者只需把小包斜跨在肩上就可以自由行动。但朝福小时候因为患病,臀肌萎缩导致行动不便,心衰中心给他配备了一个轻便的小推车。
人工心脏,电源问题是重中之重。医护人员一到朝福家里,就首先观察家里电流的稳定性,电源插口是否匹配、位置是否合理,洗澡时的电源安全问题……“请一定要和电力部门沟通,如果停电,需要提前48小时通知。我们还准备了6块电池。”临走前,王文艳叮嘱朝福,“实在不行了,你就赶快到彭山区人民医院去,这个外置设备里还有一块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可以坚持两个小时。”
朝福回家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换药和口服药。换药问题朝福可是经过考核“持证上岗”的,从换药流程到整个操作的无菌观念等等都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了。而用药问题,心衰中心给朝福列了一个表格,包括他的血压、心理、人工心转速、口服药物情况等,每天记录、发送到沟通群里。而彭山区人民医院作为省医院的松散型医疗集团医院,省医院心衰中心的王文艳医生每两周就要去坐诊,朝福的心“情”好吗,尽在掌握。
“术后这一年睡得好,吃得好,也长胖了,生活能自理,还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术后一年,朝福说,自己恢复良好,甚至从原先的80多斤长到了1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