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8版 一起向未来
·“冰墩墩”何以征服世界
·是北京冬奥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8 一起向未来 2022年02月10日 星期四

“冰墩墩”何以征服世界


  ▲2月7日,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在颁发礼品仪式上手捧“冰墩墩”。

    

  冬奥会开幕仅仅几天,吉祥物“冰墩墩”彻底火了。
  商场排队五个小时只为一“墩”,外国记者甚至改名“墩墩”倾情“带货”,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直呼“始料未及”,而“冰墩墩”的爆红也带来启示与思考——如何用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设计如何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冰墩墩’受到大家的欢迎,不是带着一帮人漫无目的的头脑风暴,而是一定要有理论和策略性的思考。”“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表示,“冰墩墩”穿上冰壳,脸上有冰丝带,大家都觉得很好看,其实形式美感背后有基本规律,其中重要的规律就是对比统一。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黑与白,冰丝带五环颜色的色彩对比,都实现了视觉审美层面的对比统一,但同时又做到了一举两得,做成衍生品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触觉体验。
  “冰墩墩”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不一样,不是单一材质、单一触觉体验,坚硬的冰壳包裹着一个毛绒的熊猫,用曹雪的话来说——冰壳之下有一分“暖和软”,“人们在寒风中等待就是为了最后手中能捧上一份温暖”。
  曹雪希望,“冰墩墩”能够超越冬奥会的时空限制,将艺术生命延伸更远。“今天一大早看朋友圈,好多人开工了发照片,把‘冰墩墩’放在办公桌上,我觉得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奥运会吉祥物本身的含义,这也是我们最初的设想,希望它的艺术生命能够延伸。”他说。
  “冰墩墩”的走俏,无疑是一个产品在商业上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对其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表达也非常重要。曹雪认为,吉祥物设计的起始点是文化性和艺术性,但只有商业上取得成功,才能将这两者表达和体现出来。
  “熊猫是文化元素本身,怎么样把它变成让人喜爱的熊猫就是好故事的开始,终极的表现就是商业性。好卖是硬道理,如果这个吉祥物不可爱,我们就会陷入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曹雪说。
  其实,“冰墩墩”的热销,也可以看做“国潮”崛起的又一个生动样本。曹雪认为,“国潮”要把中国的历史文化融入设计的DNA,才能生长出真正的“国潮”。“从国画、京剧这些国粹开始,我们看世界和进行表达是不一样的,不能表面化地把中国文化理解成中国元素,曾经有人说是不是要给‘冰墩墩’加上长城、华表这样的元素。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设计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就太单一了。视觉传达是‘传而有达’,你表达了,别人没有接受不叫传达。做‘国潮’要真正地读懂中国,‘向过去要未来’。”曹雪说。
  曹雪认为,设计是最为直观的讲故事方式,“冰墩墩”借助奥林匹克的平台讲出了中国故事,其实不管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可以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设计这门通用语言,会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
  近年来,“中国制造”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而设计与科技创新一样,是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冰墩墩”的爆红,也让人看到了“设计力”带来的能量。曹雪认为,设计是一种人文关怀。因此任何一项设计并非简单的形式美,而是“介质”,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产品都可能成为与人发生某种关联的介质,“比如我们手上拿了一个遥控器,在使用的时候就在跟它沟通和交流,产品本身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曹雪曾提出一个引发设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产业动漫化”——把动漫看做一种表达方式,实现“跨界”的工业设计。“比如如果我做一个文具品牌,订书机一张一合,像一个动物的嘴,把它做成一个角色,卷纸一抽一拉也可以做成一个角色,圆规有长长的腿也是一个角色,一系列文具产品本身做成角色,讲学习和成长的故事,传播上一下就区别于所有其他品牌,跟商业、产业结合起来,又是一种创造。”他说。“设计能够‘四两拨千斤’,因为设计的终极内核是哲学,不管东方西方,哲学是相通的,它能够穿透一切。”曹雪说。 (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