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6版 家周刊·家事
·“若士、重礼、思本、传德” 郑哲敏不负父望 用行动践行家训
·特殊的生日团聚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6 家周刊·家事 2022年03月10日 星期四

“若士、重礼、思本、传德” 郑哲敏不负父望 用行动践行家训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永远离开了我们。
  60年前,郑哲敏找到了爆炸中能量释放的科学规律,他“驯服”了炸药,并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能量,解决了很多工程难题,在爆炸领域开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由于他对爆炸能量释放过程的娴熟掌握,一项新的学科爆炸力学在我国诞生。从此,郑哲敏的人生,与“爆炸”和“力学”联系在一起。在郑哲敏的人生中,父亲是第一个对他影响深刻的人。
遵从父命 一心向学
  “若之士大夫,必以礼为重,宏宗思本源,忠孝传美德”是郑氏家训。“若士”象征一种民族气节,在国家危亡之际须挺身而出,为之奋斗;“重礼”要求遵守道德规范;“思本”就是要怀有感恩之心,是立身处世的态度;“传德”讲求忠孝,对国家、对家庭有担当和责任。
  郑哲敏的父亲郑章斐祖籍浙江鄞县,幼年替人放牛,10岁时才被送去上学。父亲对学习兴趣很浓,考上了宁波中学,后来由于家境变化无法继续读书,就到上海去当学徒。但他没有放弃学习,边学手艺,边上夜校学习会计和英语。因为为人诚实,有经营头脑,最终成为著名钟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伙人,分号遍布全国各地。
  这名成功的商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致富不忘乡亲。在民国年间重修的郑氏家谱上,清楚地记载了郑章斐募资“二千余金”修建家乡小学的故事。对教育的重视成为郑家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郑哲敏兄妹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记得我八岁那年父亲跟我聊天,那时候父亲做钟表生意已经是很成功了。他说工农兵学商,商是最受人看不起的,所以你们长大了不要经商,要好好念书,好好做学问。这可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也有关系,希望我们继续能够完成他的愿望。虽说那时才八岁,但好像能理解父亲的愿望。”郑哲敏回忆。
  在郑哲敏的印象中,父亲正直良善,崇尚文化,决心不在子女中培养一个商业接班人。在家庭的影响下,郑哲敏与家中兄妹也都一生刚正不阿,一心向学。走出两位科学家:长子郑维敏是清华大学教授、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专家、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总设计师,被誉为“数控之父”;次子郑哲敏成为一名“力学大师”。
少年立志 结缘力学
  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郑哲敏和哥哥郑维敏还在浙江农村都没上学。父亲当时在成都,就把他们接到成都去上学。他们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受到一些同学的排挤。
  父亲从小给他们很宽松的环境。买来《曾国藩家书》,教他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天早晨一起床,让他大声诵读英语,使他后来能够使用原版英文书自学数学、物理等课程,并由此进入到科学的殿堂。也因此养成了他喜欢自学的好习惯。
  郑哲敏成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少年时身体又不好,他的求学经历多次因战乱和生病中断,但因父亲对他教育的重视,学业从未荒废。即使在生病休学期间,父亲也为他请来家庭教师补课。郑哲敏兄妹几人后来都读了大学,全部从事科研或医疗工作。在郑哲敏的记忆里,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历程中,有很多残缺的片段。在这些断断续续没能上学的时光中,父亲总是利用出差机会,带他到不同城市游历,开阔视野,这段经历让郑哲敏至今难忘。
  郑哲敏与力学似乎有着不解的缘分。郑哲敏说:“小时候因为我住在钟表铺里,有修钟的、修表的,我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就喜欢拆钟拆表,再把它组装起来,还摆弄各种光学仪器。”
  童年有美好的记忆,也曾烙下历史的阴影。日本侵华后,郑哲敏一家都生活在频繁轰炸的恐怖中。一次,郑哲敏在路上捡子弹壳,遭到一个日本兵的追赶,他吓得一路狂奔。从此,这一幕就成为他经常出现的梦魇。后来,他立下两个志愿:一是当飞行员,打日本鬼子;二是当工程师,实业救国。
牢记父训 诚实做人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后西南联大迁回北平,郑哲敏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便留校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1948年,经四级选拔,赴美学习。
  23岁的郑哲敏,背起行囊,负笈留学。他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和创新理论,进而开辟出新的技术领域。这也成为他后来一生坚持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风格。1955年2月,郑哲敏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从此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爆炸力学研究,应用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成为我国力学学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研的路上,郑哲敏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做人做事都要实实在在。他常说:“科研是个很诚实的事情,不能有任何虚假,对待数据要诚实,对待研究成果要诚实。”(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