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孃正在接诊患者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在成都市成华区第七人民医院,67岁的曾和蓉坐在桌前接待着一个又一个门诊病人,一些病人隔着口罩都能认出这张熟悉的脸,熟练地喊上一声“曾孃”——这个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妇科医生在这一片的熟人不少,但让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曾和蓉一家有三口人都和她一样扎根基层卫生工作,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曾和蓉身为母亲,言传身教为儿子、儿媳做出爱岗敬业榜样,为儿孙辈延续家风家教。作为妻子,她坚持爱护患病的老伴,一家人坚守正道,相亲相爱。
今年,曾和蓉一家荣获全国妇联评选表彰的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近日,记者也采访了曾和蓉医生,了解了她以及这个“最美家庭”的故事。
扎根基层
龙潭多数年轻人由她接生
1979年,曾和蓉结束了8年的“知青”生涯,从云南回到成都从事基层卫生工作,被安排学习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刚到龙潭卫生院(现成华区第七人民医院),由于人手紧张,彼时二十多岁的曾和蓉一面要上妇科门诊,一面还要骑着自行车到餐馆、理发店等地方搞卫生监督,下班时间也几乎被安排满了,尽管曾和蓉是个零基础上岗的新手,但依然乐在其中:“我在云南的时候就负责开拖拉机,加上那阵年轻嘛,就把开拖拉机的干劲给用上了,现在想来还真感觉不可思议。”
又经历过几次培训后,曾和蓉被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参与妇产科住院分娩手术。当时,住院分娩被成都百姓称作“接生”,曾和蓉这样的医生也就被喊成“接生婆”,曾和蓉保持着高度谨慎,时刻在意手术的各种细节,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院内最“手熟”的人。
曾和蓉回忆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数市民会选择就近到有“接生”能力的基层医院迎接新生命,她和同事们的压力可想而知,“那时经常遇到两个孕妇同时生娃娃,我们就安排两张担架床,前一个生下来了赶紧处理,差不多了又去管到另外一个,按现在的话说简直就像是‘车轮战’。”不过,母子平安的喜悦往往能战胜曾和蓉身心上的疲惫。
据了解,在曾和蓉最忙的那几年,她每年能参与近400例孕产妇分娩手术。据医院负责人回忆,在2004年前,龙潭寺街上几乎80%的孩子都是经过她的手术来到这个世界,其中还有一些人的下一代也是在曾和蓉的帮助下降生的,一家三代的命运都同曾和蓉联系在了一起。如今,他们多数人已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她也时常在门诊上和生活中看到这些熟面孔。“看到他们还记得我,而且还信任我,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曾和蓉笑着说。
2004年后,由于医院职能的改变,曾和蓉不用再在手术台上忙活了,成为了一名应对妇产科常见病的医生,2009年也到了她退休的年龄。“第一次退休以后,我跟着以前的战友们去了当年工作过的云南,看到一代代人为那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心里很感慨。”于是,在医院领导请求曾和蓉接受返聘回岗时,曾和蓉选择了答应。“基层医院需要我,医院的年轻人需要我培养,我应该把当年的那种劲头延续下来。”曾和蓉说。
谆谆教诲
一家人守正服务基层
曾和蓉在岗位上的经历已成了如今成华区第七人民医院的一个榜样,多年来她获病人赠送的锦旗和表扬信无数,而对于自己的家人,她也常说:“我的病人也和你们一样,也是我的家人,可能有的时候我的病人更需要我专业的诊治和陪伴。”
曾和蓉的老伴曾患脑梗,身体也一直不太硬朗,身为妻子,曾和蓉悉心照顾,鼓励老伴对生活充满信心,如今,老伴已基本可以独自生活,还能买菜为家里人做饭:“老伴也很关心我们,家务事能做的他都自己做了。”
对于下一辈的教育,曾和蓉说,她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儿女们“守正”,行好事,做好人,在她的影响下,儿子谢彦选择了参军,退伍后竟沾上了母亲的缘分,成为了一名救护车司机。“5·12”地震后,谢彦不畏余震和次生灾害的危险,多次驾车从灾区转运伤员,如今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夜以继日地开展防控工作。
这一家子和医疗工作有着特别的缘分,谢彦在岗位上同妻子彭才媛相识相爱。彭才媛如今在成华区中医医院工作,两人在工作中无话不谈,在生活中相知相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曾和蓉和儿子、儿媳分别坚守在预检分诊、成都东客站,医院后勤保障、核酸采样、密接转运司机、场所消杀等疫情防控岗位上,由于工作特殊,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对他们一家来说就是“工作日”,同一个系统工作,不同单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有人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
在这个平凡家庭中,年迈的父母为孩子做表率,小两口工作在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线,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生活中是相濡以沫的伴侣,工作上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曾和蓉说,家里的每位成员都在全心工作、用心经营家庭,因此才成就了如今的幸福与和睦,“所以老话说得好嘛,家和才能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