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地崩山裂、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现在,这里放眼青翠、亭台楼阁、欣欣向荣。10多年来,“浙江元素”始终伴随着新青川建设步伐。如今,在“东西部协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援青医生王海燕就是这继续参与青川建设的浙江元素之一。
7月的四川持续“高热不退”,但也无法减缓或阻止来自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王海燕医生的援川工作热情。
事有凑巧,在王海燕医生到青川县人民医院第二天,早上上班,她刚到医院内二科室,突然就听到同事的呼叫:“王老师,快来!32床有个危重病人。”王医生立即赶到病床边,见一名虚弱的古稀老人王某(化名),当时患者的血压只有65/45mmHg,心率128次/分。王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凭她多年的工作经验,马上意识到这位患者如不及时抢救,将会有生命危险。
王海燕医生一边熟练地检查患者,一边下口头医嘱:“马上吸氧,心电监护,建立两侧静脉通道大量补液,准备输液泵快速给予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留取血标本”。她一边指挥,科室同事一边分头行动。经化验检查,患者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损伤。面对在专业术语“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所描述病症摧残下的一个鲜活生命,唯有争分夺秒地与病魔赛跑才是作为一位称职医生应有的本分,这也是她来青川遭遇的第一场硬仗。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给生命带来一线希望,她向千里之外的杭州“娘家人”重症监护室及消化科主任医师作了病情汇报,两位老师听闻此况,因同样心怀“浙川一家亲、生命永相息”的青川情结,虽不能亲临现场指导抢救,但立即通过电话会诊的方式为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经过王海燕医师两天两夜的奋力抢救,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好转,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家属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王海燕医师也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家属的真心感谢、同事的频频称赞,王海燕医生只有一句话:“浙江杭州是我家,四川青川也是我家,都是患者,都是亲人,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应该做的。” (张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