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6版 市州观察
·简阳市人民医院肖祥彬 托起患者的“心”希望
·攀枝花市 “空中 120”架起生命飞速通道
·攀枝花市疾控中心 通过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能力验收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举办介入超声临床应用学习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a06 市州观察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

简阳市人民医院肖祥彬 托起患者的“心”希望


  ▲肖祥彬觉得,只有带着问题不断学习,掌握最新专业技术前沿,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扭曲的、狭窄的、布满了钙化斑块的血管,是简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肖祥彬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敌人。作为一名心内科的医生,开通血管、抢救心肌、挽救生命是他的工作职责。为此,他必须保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采访当天,肖祥彬在凌晨两点结束了头天的最后一场手术,又在早上8点半出现在了门诊室里,交谈中他语速急切,谈到专业,会突然停下来仔细思考,然后拿起笔在纸上画出心脏和血管,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讲给记者听,采访接近尾声时,他如释重负般瘫坐在椅子上坦言:“不是很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和医疗无关的事情上。”

“做医生,就要学无止境”
  大学毕业后的肖祥彬一直在心血管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工作中,他时常深感自身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尤其是在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时候。”于是2005年至2010年间,他脱产攻读重庆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及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他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修介入心脏病学。
  介入手术需要在射线的指引下进行,由于射线有辐射,在手术台上,医生要穿着30斤左右的铅衣,防止射线对身体造成伤害,一场手术下来,肖祥彬常常浑身都被汗水浸湿。尽管穿了铅衣,长年累月地暴露在射线中也会对医生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自己的选择,肖祥彬解释说“这是兴趣所在”。
  他说:“每当看到遭受心血管疾病折磨的患者好转,甚至痊愈出院,真的会感到由衷地欣慰与自信!”

“学会和患者沟通同样重要”
  “这就好比你把灌溉农田的水渠砸断了,水不能流进来,稻谷就会干死,越早让水流进来,就能挽救更多的水稻。”这是肖祥彬在和病人家属做术前谈话时最常用的一个比喻,常年扎根基层,他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病人沟通,从医多年,肖祥彬觉得医学的根本还是在人。
  8年前,一名来自山区的患者因反复意识丧失入院,患者处于低血压休克状态,反复晕厥,生命垂危,患者的妻子拉着肖祥彬的手,伤心地哀求:“医生,一定要救救我丈夫,他还年轻,儿子还不到8岁!”患者父亲蹲坐在一旁,虽然一句话也没有,但焦虑、恐惧与期盼全写在了脸上。面对这一幕,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肖祥彬立即为该患者电击复律,次日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与导管消融技术,三天后患者就出院了。
  工作中,也正是这样的一幕幕激励着他前行,提醒着他不忘初心。

“那是一次失败的手术”
  尝试了近四个小时,肖祥彬放弃了——因为血管钙化扭曲严重,堵塞处过于狭窄,深入血管的导丝无法通过,后续的球囊、支架等器械更无法施展,满身大汗的肖祥彬脱下铅衣遗憾地宣布,手术失败了。
  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健康素养不足,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血管病变都已经十分严重,“只能用药物保守治疗,预后很不好。”这样的病例让肖祥彬深感责任重大,除了不遗余力地向患者科普相关知识外,在专业领域,他也不断学习精进,2020年7月,面对一个冠脉主要分支完全闭塞,找不到血管开口的病例,他带领团队通过逆向技术,从患者对侧相对正常的血管逆向通过闭塞段血管,再建立正向轨道,最终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2021年8月,他带领团队通过“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为一名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并且合并严重钙化的患者清除了冠脉内严重钙化斑块。
  “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肖祥彬觉得,只有带着问题不断学习,及时刷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最新专业技术前沿,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宁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