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抓好疫情防控
日前,成都发生新冠本土疫情,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国内本土疫情数据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那么它有何特点?该如何防范?7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兼医院感染防控组长宗志勇,就本轮疫情中大家关心的热门问题进行解答。
1 成都本轮疫情相比以往呈现哪些新变化?
宗志勇:一是来得突然、进展迅速;二是病例传播有聚集性,主要发生在同一单位、同一家庭或同一时空就餐,多数传播发生时,双方均未佩戴口罩;三是出现发热(中低热)等症状的比例较高,但症状总体上仍然较轻,仅个别患者的胸部CT提示有肺炎。
2 最新发现的变异株在传播力、传播速度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宗志勇:通过对最初几例患者测序发现这次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这个变异株最早在美国发现。BA.2.12.1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但病毒毒力并没有增强,因此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3 新的变异株出现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哪些难点?潜伏期有多长?
宗志勇:由于新的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而且总体上较为隐匿,这就给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
潜伏期取决于暴露时情况和自身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该变异株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不超过5天。
4 大家在疫情防控上又该注意些什么?
宗志勇:戴好口罩(除非独处一室,或者是在通风良好的室外且与人保持社交距离)、勤做手卫生(包括避免用手接触眼、口、鼻等处粘膜)、避免人群聚集(不聚餐、不聚会)、接种疫苗。
5 确诊病例中不乏打了疫苗的,疫苗是否有用?大家还应接种加强针吗?
宗志勇:疫苗当然有用,有用不代表是100%,也不是要达到100%了才叫有用。疫苗用处有多个层面,包括在没有感染时显著减少感染风险、在感染发生后显著降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即使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数据表明在密接人群中接种了加强针能把感染风险降低3倍,可见加强免疫有效。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牟津雨 实习生 陈泫伽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