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采常态化,高值耗材和高价药迎来大幅降价潮。口腔科作为高额医疗花费的“重灾区”,集采呼声越来越高。好消息来了。日前,国家医保局针对口腔种植收费不规范、费用负担重等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研究开展了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工作。
专项治理工作将重点围绕规范口腔种植收费方式、围绕种植牙全流程做好价格调控、加强医疗机构口腔种植价格监管和引导、组织实施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等方面。
在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下,湖南、甘肃、陕西等31个省份的地级市已开始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种植牙治疗全流程的费用情况展开调查。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种植牙集采工作必将加速推进,种植牙真的要降价了。
全面开展种植牙价格调查登记
8 月 16 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配合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专项治理,为后续实施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收费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决定全面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
本次调查登记的具体范围是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下同),调查登记内容包括:口腔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口腔种植的种植体系统价格、牙冠产品价格或加工服务收费、口腔种植总体费用情况。
《通知》要求,本次调查登记工作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统一组织,省和地市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和属地原则相结合方式,对辖区内开展口腔种植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逐一进行调查登记。
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应于8月10日前启动调查登记工作;8月底前完成辖区内调查登记和造册;9月上旬开展省内各地市交叉抽查;9月15日前将本省份调查登记结果上报国家医保局。
相关专家介绍,种植牙集采的最大障碍是,种植体的价格只占整个手术费用的一小部分。如果光是砍掉种植体的价格,各类医院完全可以把手术费涨上去,堤内损失堤外补。多地开展针对种牙全流程费用的统计,应当是要对种植体、种牙手术费等相关费用进行全面治理。
据悉,国家医保局近日已启动口腔种植价格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医保局就组织实施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向中国医学装备、口腔种植领域知名医院、种植体生产经营企业等听取了意见。
已有多地在探索种植牙集采
事实上,早在国家医保局此次发文前,全国就已有多个省市在试水种植牙集采或开展医保限价工作。
今年4月,浙江宁波市全国首推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约定品牌、约定价格”,限定国产品牌3000元/颗,进口品牌3500元/颗;并与签约的百家医疗机构约定品牌的种植牙,无论使用医保账户支付还是现金支付,同城同价;不在品牌目录内的种植牙,医保账户不予支付。
紧随宁波之后,安徽省蚌埠市在其官微发布,借鉴宁波的先进经验,将种植牙纳入集中采购,并引导医疗机构自8月1日起开展种植牙项目试点工作。
文件显示,经蚌埠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合体议价谈判,“创英”“1号种植体”“SG”等9个知名品牌议价谈判成功,入选《蚌埠市种植牙品牌目录》,经集中议价谈判,种植牙材料(含牙冠、植体一套)费用平均降幅84.17%,最高降幅达89.5%。
蚌埠市医保局积极引导各试点医疗机构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实行种植牙项目限价收费,即三级医院不高于2200元/颗;二级医院不高于2000元/颗;一级及以下医院(含口腔门诊) 不高于 1800 元/颗。种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方面,从均价 10000 元/颗左右,降至2200元/颗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
除此之外,包括湖南、甘肃、陕西、江西、吉林等在内的多地医保局也发布了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的通知。有业内人士认为,多地医保局开展调查,表明种植牙集采将加快推进。四川省省级联盟种植牙带量采购也在推进中,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落地。
挤出种植牙市场的“水分”
种植牙齿也叫人工种植牙,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1~3个月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因不具破坏性,种植牙已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种植牙材料包括类似天然牙根的种植体,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基台以及人造牙冠三部分。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按正常人30颗牙计算,35—44岁年龄层的人平均缺少0.4颗牙,55—64岁群体人均缺牙3.73颗,65—74岁的人人均缺牙7.5颗。
根据21世纪经济的报道,有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表示,我国去年大约有400万颗的种植牙,即便按每颗牙平均5000元来算,也有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我国种植牙数量也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2011—2020年间种植牙数量复合增速高达46.3%,远高于口腔行业整体增速。在种植牙产业链的终端费用环节,有统计数据显示,产业链上游费用占比最大,占到75%,这其中种植体费用占比为40%,修复材料费用占比16%,下游的诊疗手术费用占比25%。
调研数据表明,口腔医院采购种植体的进货价中,一颗种植牙国产品牌约400—600元,韩国品牌约 500—800 元 , 欧 美 品 牌 约1600—3000元。但种植体被装进患者嘴里后,一颗种植牙的价格能够涨至6000—20000元。
如若种植牙开始集采,价格则是另一番景象。可以肯定的是,种植牙通过集采,挤出其中的“水分”,实现合理降价,符合民众的普遍诉求。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教授李刚表示,由于材料的原因,种植牙的价格一直较为昂贵,进行集采、限价以后,耗材成本降低,可以使更多人享受这一医疗服务,对于缺牙患者的牙齿修复具有很大帮助。此外,采取“服务项目+专用耗材”分开计价的收费方式,还能促进专业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因为以往的手术治疗过程中,主要是材料费,手术操作费很少且没有详细的划分,这样一来,口腔医生的技术价值难以体现。比如给患者拔一颗阻生齿,实际操作中难度有所不同,但手术费却是相同的,久而久之,医生们可能就缺乏动力去提高技术,攻克复杂的手术。但分开计费后,医生的价值得以体现,更能促进技术的进步。总体来说,这一系列调整将有效促进我国人民的口腔健康,让我们在健康中国这一目标下更进一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