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2版 医周刊·医者
·为结核病人点亮希望之灯 记成都市公卫中心毛毅
·进放射室 他每次跑在最前面 记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志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2 医周刊·医者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为结核病人点亮希望之灯 记成都市公卫中心毛毅
    

人 物 名 片
  毛毅,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科主任医师、应急队队长。2012年至今,毛毅一直活跃在结核病危重症救治工作一线,在没有现成经验和成熟模式的初始,他一步一个脚印摸索总结经验,创造了成都市结核病重症医疗救治的数个“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毛毅第一时间请战,参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一线救治工作,经历了无数艰巨考验,在一线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作为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再低调,市民们也以此为窗口,看到了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的不易,公卫中心结核病科便是这样的地方。毛毅所负责的绝大多数患者都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性,治疗难度极大。“我们团队时刻都不能放松,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跑进应急病房做抢救。”毛毅说,作为和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打了近10年交道的自己来说,这些忙碌和紧张已成习惯。

结核救治的探索者
  2001年7月,毛毅大学毕业后至成都市结核病防治院(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已活跃了21年。对当时的医疗条件而言,结核病治疗难度大,且几乎没有成熟的诊疗模式。毛毅回忆说,在他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结核病房条件简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但前辈们都对我说,没有成熟的条件就应该坚持,再难也要坚持。”
  为提高业务水平,帮助医院更快完善诊疗体系,毛毅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等医院进修学习。听说医院需要应急队员参与传染病及重大疫情应急救治,毛毅也主动报名参与。无论是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还是200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他都奔忙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经验。
  2012年12月,成都市公卫中心成立了专门收治危重症传染病的重症医学科,毛毅也加入其中,成为了结核重症监护病区的医疗组长。据了解,当时在国内,除了少数几家顶尖的结核病专科医院外,大多数都还没有专门的结核重症监护病房。面对复杂的结核危重症患者,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成熟的模式,一切都在艰难中摸索和总结。
  毛毅仍未忘记前辈的教诲,他俯下身子和心态,一步步探索结核病危重症诊疗经验,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结核重症病区通过一点点的积累和成长,逐渐形成专门救治结核危重症患者的专科ICU特色,让更多身患结核病的成都人看到了希望。

疫情一线的排头兵
  2020年1月,全国多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公卫中心成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疗机构。彼时,毛毅刚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本着自己要靠向党组织,运用自身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为抗击疫情加把力的想法,他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
  2020年2月-3月,一个月里,毛毅的脚步在新冠危重症病房间穿梭,与华西医院专家组一起,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一线救治工作,为了保卫这座城市,他倾注了全部的辛勤与汗水;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根据医院应急工作需要,毛毅再次进入新冠应急病房,担任应急病房负责人,承担成都市所有境外输入病例的收治工作……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毛毅顶住压力,带领全科室人员,夜以继日顽强战斗,两次实现本土清零,以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40余封感谢信和3面锦旗,就是这一系列辛苦和回报的结晶。

助力成长的“老前辈”
  2021年,毛毅在完成结核五科的工作后,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结核重症病区,继续致力于抢救患者。如今,毛毅还是医院和成都市新冠应急专家组的成员,继续为新冠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帮助,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还承担医院应急队队长的工作,带领应急队队员定期进行各种突发传染病的理论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
  “一个人强不是强,虽然现在的工作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但我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时刻都不能怠慢。”毛毅说,他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院内的年轻人能成长起来,相互鼓励和分担,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