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2版 特别报道
·温情守护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A02 特别报道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温情守护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成都按下了“暂停键”。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他们是“逆行者”,挺身而出、暖心守护。
  他们到最危险的地方挨个排查流调,是城市“夜行者”;他们守候在电话旁,用倾听和安慰温暖不安的心灵;他们挽起袖子奉献热血,他们是一群普通人,也是最可爱的人。


96008背后的倾听和温情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 白华宇)“医生,我提个建议,给所有家长都做个心理疏导吧!”9月13日晚,成都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接到了一个小男孩的电话,电话那头用亢奋的语气吐槽了一句后就挂断了,让接线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秦先东哭笑不得。
  9月1日,成都市宣布全市居民原则居家。为帮助市民挺过疫情期间的“心理关”,成都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从平日里的2部接线电话增加为4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在院内选派心理治疗和咨询专家在每天18时-22时守候,聆听市民们的倾诉。
  秦先东告诉记者,成都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打来的电话数明显增加,但他们倾诉的内容和以前有着明显区别:在平时,倾诉人往往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甚至存在轻生等极端行为,但这几天几乎都是家长里短的琐事,主要是因为长期居家导致的夫妻、亲子关系的小摩擦,以及自身情绪上的一些变化。
  那天晚上,秦先东还接到了一个中年女性市民打来的电话,长期和丈夫居家的她说感觉自己突然性情大变,平时和和气气的她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丈夫吵架,同时也时常感到空虚无助,感觉生活不充实。
  如果说以往的极端案例需要运用丰富的心理医学知识和经验一步步帮助倾诉者脱离苦海,面对这样的琐事,接听电话的心理专家则需要转变思路,用感性和共情冷静而温暖地应对。接到电话后,秦先东没有立即给出建议,而是希望她将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电话那头说着说着突然来了一句:“哎呀,感觉有些话说出来心头就好多了呢!”
  “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可以帮您?”某日,“96008”值守医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刘凤玉接到了一位女孩的带着抽泣的倾诉:女孩一人在成都工作生活,疫情发生后没有陪伴的空虚感裹挟着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加重了她的抑郁情绪……
  刘凤玉告诉她,你仔细想想生活中不仅有独自相处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很多与他人联系的时候。女孩思索片刻,立即回想到,疫情发生的时候,邻居的阿姨发现女孩独自一人在家,有时候会给她送去自家做的饭菜。她说,其实自己和阿姨并不熟悉,最多出门见到的时候打声招呼。没想到疫情来临的时候,阿姨竟然这么关心自己。
  “这就对了,有人在关心你,你并不是一座‘孤岛’。而且你看,我现在也在陪着你呢。”刘凤玉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女孩实现了一次换位思考,让她想起了温暖的事情。很快,电话那头从悲伤变成了感激:“我今天情绪特别不好,才想到打这个电话的。没想到真的会有人陪我这么久。”
  通过倾听、陪伴和疏导,“96008”让许多人在心灵陷入灰暗的时候看到曙光。

挽起袖子 提供热血保障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 白华宇)9月16日,成都市血液中心发布致全市献血者的感谢信,向“8·25”本土疫情以来参与无偿献血的市民致谢。信中透露,本轮疫情以来,成都市爱心献血者累计献血320余万毫升。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爱心献血者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分时段前往献血点,为疫情期间的临床救治提供了血液保障。自9月1日全市开展核酸检测以来,成都市血液中心每天根据各区(市)县疫情防控形势,更新献血点位,通过电话或短信预约献血者。
  此外,通往成都市血液中心本部的献血直通车已于9月18日恢复运营,从地铁四川师大站可一站直达成都市血液中心,全程不停靠其他站点,进一步方便了爱心市民前往血液中心本部参与无偿献血。

“方舱妈妈”照护低龄患者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 陈秋吉)9月18日,记者从内江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内江“9·08”疫情社会面管控和医疗救治初见成效,首批14名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出院,均已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在疫情处置进展情况上,内江扎实做好全员检测。优化采样力量配备和检测能力匹配,加密采样台点位设置,加大运力统筹配备,确保快采、快转、快检、快报。对红码人员先转运隔离后采样,高风险区人员、黄码人员优先采样、送检。9月8日以来,内江市已顺利完成七轮全员核酸检测,总体来看,新增报告病例数已呈现下降趋势。
  在优化特殊人群保障中,内江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分类实施管控、救治和帮扶。特别是在定点医疗救治机构,配备5名儿科医生,组建由4名护士构成的“方舱妈妈”团队,做好低龄儿童患者照护。
  接下来,内江将进一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坚持“扑灭、捞干、守住”有效打法,全力开展清零攻坚行动。


乡村夜行 大白被狗狂追
  家庭与生活报讯 穿上防护服,行走在各个角落,他们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的“侦查兵”,他们需要到最危险的地方一个一个地去排查,他们做的工作叫:流调。
  成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温江区人民医院先后抽调了32名医务人员到温江区疾控流调队。为了能及时精准到户到人,很多时候他们就成了“夜行者”。
  任务比想象中的艰苦和危险,神经内科医生宋会敏每天不停歇地奔波在采样的路上,几乎每个夜班都是通宵。作为一个1.6米高的女生,宋会敏在采集对象家里采环境样时,常常穿着防护服爬上高高的中央空调等地方,一采就是一个多小时,汗水早已在防护服里直流。
  高大的卿俊程也有自己的烦恼,晚上去乡村里采样,手机导航找不到地址,只有摸黑耐心寻找,有一次因为没有导航,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人,采完样,一个人在伸手难见五指的夜幕下,被狗追着一路狂奔才跑上车。
  夜幕下,一袭大白的夜行者和那些等候做采样的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谢小英 王厚军)

疫情中 他们守护独居老人
  家庭与生活报讯“ 我妈妈脑梗住院了,出院找不到保姆,能不能住你们那里?”“妈妈住在医院,我已经回国在上海隔离,还要2周,你们能否帮我去办理出院?”……疫情期间,成都双流碧然康养九龙湖护理中心不断接到救助电话。
  江女士定居国外十余年,1个月前独居国内的老母亲意外在家中跌倒,如今即将病愈出院。可受疫情影响,照顾母亲的保姆仓促离开,独居的母亲所在小区封控管理,养老机构按要求封闭管理,老人的出院办理及后续疗养都成了大问题。
  通过跨洋网络,江女士联系到了护理中心,该中心与江女士母亲所在的医院进行了沟通,拿着江女士远程的授权委托书,前往医院为江女士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将卞奶奶接回护理中心。此后,江女士一直通过护理中心远程探视系统关注着母亲的康复情况。(李鑫宇 王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