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生活报讯 “8·25”成都疫情发生以来,短短半月,成都市温江区柳城片区累计完成十三轮260余万人次的全员核酸采样、9.2万余人次的扩面核酸采样以及4000余人次的次密人员上门核酸采样任务。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医务人员用勇毅和坚守,用付出和奉献,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守护了这座城市。
疫情当前 党建引领
疫情发生后,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卫健局的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心快速组建了18支由29名党员和15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战疫先锋队,他们的足迹踏遍柳城19个社区、上百条大街小巷、无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患者家中,不漏一人,只为“我们的城市能够早日实现动态清零,再次看到烟火成都、烟火柳城。”
棉签有情 感谢有你
微光汇聚,终成星河,一根根小小的棉签,承载了柳城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筑起了保障柳城居民“安全感”的坚强防线。
28 岁的王雪颖是妇科的一名护士,受疫情影响,她的婚礼一推再推,8月21日,她终于如愿举行了婚礼。婚礼4天后,还在度蜜月的王雪颖接到医院疫情防控的号召,她第一时间返岗,参加核酸采样任务。到达医院后,丈夫一直目送她穿好防护服,坐上采样车,临行前,一句“老婆,我在这里等你回来,加油!”让王雪颖的心中一阵酸楚。几个小时后,当王雪颖完成采样回到医院时,远远就看到了仍停在医院门口的车时,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最多的一天,自己辗转6个社区10余个小区,爬了上万步楼梯,上门为20余名次密接人员采集核酸。”肖露是康复科的医务人员,由于本轮疫情形势严峻,为了配合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康复科病区与全科病区临时合并,康复科医务人员被抽调到各个岗位支持各项核酸采样工作。除了上门核酸,她还连续4天参与夜间扩面核酸采样、三天三采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累计采样人次超过3000人。和肖露一样,康复科的每一位医务人员在疫情中勇挑重任,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核酸采样任务。
无言支持 背后有爱
在这场战疫中,有冲锋在前的“逆行者”,还有一群在背后默默支持前方战疫的无名英雄。
医务人员卢秀兰、杨铃银负责全院每日核酸采集数据汇总及上报,接收社区每日不定时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信息推送,安排分组上门核酸采样,连续7天日工作超过18个小时,“白+黑”“5+2”全力以赴保证每一个核酸数据及时汇总上报,每一条推送任务及时落实。李瑞枚带队的药械科在疫情中协调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全力保证防疫物资充足到位,并累计分装单兵包超过千人份。总务科负责协调防疫车辆、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并且直接参与到核酸转运标本车辆的消杀工作中;办公室负责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调度、数据汇总统计等。
“9月10日0时起温江区解封,9月19日12时起成都市全域解除临时管控。”乌云遮不住太阳,温江区迎来了这场战疫的胜利。对于所有一线战疫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是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经历。(廖茂华 王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