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以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域内各基层医疗机构组建起两个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图为成员单位医生在牵头单位学习。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7.68%;主要居民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分级诊疗评估结果位列西部第一……这十年,四川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病多发”等问题,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努力走出了一条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医改路子。
看病难?
“上下联动”构建就医“新格局”
四川是人口大省,且地域宽广,优质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差距较大。围绕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目标,四川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的实施方案》,以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目前,全省建成各类医联体1118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71个、县域医共体270个、专科联盟490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87个。
“王医生,最近我的血压波动有点大,您帮我检查检查……”每周星期一上午,在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总能看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博士专家坐诊,为当地患者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危急重症。
据新津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琦介绍,群众能就近享受到城市大型三甲医院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得益于该区多年来持续加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建立的医联体合作关系,将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新津,提升当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常态化保持40名省市专家在新津坐诊。”
而在位于四川南缘,长江之滨的江安县,则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资源,逐步构建起“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江安百姓享受到医改的红利。
2019年,江安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后,由江安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牵头,整合县康复医院、县妇幼保健院、19家镇卫生院和辖区内的509家村卫生站(室),按照“1 + 10 + N”和“1+11+N”的模式,组建了江安县人民医疗健康集团医院和江安县中医医疗健康集团医院2个县域医共体,实施一体化管理。今年,江安县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将2个医疗健康集团医院整合为江安县总医院,成立总医院党委,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深度整合,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提档升级。
看病贵?
“三医联动”释放医改“新红利”
四川坚定不移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召开全省“三医”联动改革电视电话会,推动“三医”真联真动真改。在成都、自贡、宜宾等地开展“三医”联动暨系统集成改革试点,推进11个县(市、区)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在“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增活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医保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是解决“看病贵”的治本之策。四川省围绕加速缓解看病贵问题,按照“保障基本、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群众就医负担得以有效减轻。
四川省积极探索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创新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简称医疗“三监管”),基本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全覆盖。2017年1月,“三监管”平台联通70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接入诊疗服务、病案首页信息和统计直报等数据,实现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时、动态、全程精准监管。目前,全省21个市(州)全部完成医疗“三监管”市级平台建设,将重点监控药品全部纳入医疗“三监管”范围。
自贡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出台《自贡市“三医”联动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推动医改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自贡市落实药械集中带量采购,落地11批次近400余种药品、6批次7类医用耗材,药品、医用耗材平均降幅分别达60%、85%,累计节约采购资金4.85亿元。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持续优化医院结构收入,近年来累计调整616项(次)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布新增和继续执行新技术医疗服务项目价格87项。积极推进DRG点数法付费省级试点,DRG支付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出占比达72%。加强“三医”协同监管,建立疑似问题筛查、机构自查、监督核查机制。同时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允许公立医院按最高限设置高级岗位,动态核定公立医院薪酬总额,公立医院高级岗位比例最高达到40%,人员经费占总支出占比41.3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病多发?
“全专结合”助力健康“新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问题,这也要求着医改工作在走深、走实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四川围绕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创新“全专结合”签约服务模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9类扩大到14类,全省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95.08%,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9.25%和77.74%。
“指标只是‘标’,管理才是‘本’。”陈琦作为新津区卫生健康局的负责人,从事医改工作多年,对于如何让基层健康管理服务更加健全,有着自己的思考。近年来,新津区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以群众为中心,以慢病管理为切入点的“1+2+3+ N”健康管理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集防、治、康、护、养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健康服务。
陈琦介绍,该区成立了1个由区卫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医共体牵头单位、各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中枢”;成立区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区医共体健康管理中心,作为2个“组织抓手”;构建技术、绩效、专业 3 个“健康支撑”;全区组建58支涵盖公立医院专科医生、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护士、乡村医生等组成的提升型家庭医生团队,夯实“N个服务单元”。
“通过让区级公立医院参与到健康管理中,由‘龙头医院’打造服务包,使百姓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任度、积极性更高,‘全专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让居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陈琦说,去年,该区家庭医生签约率42.44%,重点人群签约率92.0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
经过十年努力探索,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公平性得到显著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消除了城乡二元差别,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9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达到最近的医疗点,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 (来源:健康四川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