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7版 家周刊·红颜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女篮
·于国文:我要将爱传递给更多人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7 家周刊·红颜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于国文:我要将爱传递给更多人
    

从“春蕾女童”成长为科研工作者

  “‘春蕾计划’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多年来,正是这些来自社会的满满善意,带给我温暖的力量,支撑着我平稳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于国文说。
  从“山里娃娃”到博士后,再到科研工作者,于国文凭借着努力和社会关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让女孩读书 家人从未动摇
  1988年,于国文出生在南京市北部山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庭经济收入有限,营养跟不上,家里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用于国文的话来说,“我的爷爷奶奶、妈妈妹妹,包括我自己都是‘药罐子’,我们家很大一部分开销都用在了看病上。”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家里一下子拿不出几百元的学费供于国文读书,只能交一部分让她先读着,然后再10元、20元慢慢补,这让于国文每次上学的时候都有一种“厚着脸皮去的感觉”。
  在当时,钱对于于国文而言就代表着能一直读书。那时候,她手里有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交学费。“记得有一次,我靠着‘撒泼打滚’从妈妈手里要来了5块钱,然后立刻跑去学校把钱交给了老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分期付款”给于国文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害怕老师去家里。“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还算不错,老师去我家不太可能是因为学习情况,十有八九是为了催缴学费。”在于国文的记忆中,老师不仅要张罗班级的大事小情,要教书授课,更要保证学生们“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对于让于国文和妹妹上学这件事,家里人却从未动摇过一分,“我们全家男女老少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男孩女孩一个样儿,学必须上’,拥有这样的家人,我真的很幸运。”
  于国文博士毕业后,妹妹硕士毕业,两人都留在了北京。“其实这些年村里人的思想也慢慢转变了,我和妹妹的成长经历也算是在村里树了个‘小榜样’,现在每次回老家,村里人都会夸我父母有远见,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女儿。”

“春蕾计划”筑梦求学
  1999年,于国文来到镇上小学继续读书,由于符合条件,国家为她减免了学费,但书本费和杂费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依然是笔不小的开 销。
  “在我们家手足无措的时候,‘春蕾计划’来到了我的身边”,于国文说,因为品学兼优,她幸运地接受了“春蕾计划”的资助,成为一名“春蕾”女童。“这意味着,从五年级直到初中毕业,我都没再为书本费和杂费担忧过。”
  但“春蕾计划”带给于国文的,绝不仅是几年的费用这么简单,在“春蕾计划”的影响下,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她所在的学校和她本人进行资助。“他们有的捐赠书本、文具,有的捐赠衣物,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怀从四面八方涌来,让我被浓浓的爱意包围。” 于国文说。
  “春蕾计划”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于国文上大学前夕。“当时,有爱心企业为我提供大学学费的资助,这些源源不断的帮助让我的求学路变得更加顺利,我也更有动力,决心一定要踏实学习,将来学成后要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于国文的求学路不断向上攀升,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博士,并进入博士后工作站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2019年博士后出站,于国文进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主攻方向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研究,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时,她说:“我一直认为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热衷公益回报社会
  幸运地成为“春蕾”女童接受资助,感受陌生人的爱,于国文也因此非常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大学期间,她曾去医院当志愿者、帮扶聋哑人、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她想把别人曾经给予她的帮助再传递下去,在行动中回报社会,感恩他人。
  在南京上学的时候,于国文每周三都会去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代课,尽管学校偏僻,交通不便,最初与她结伴代课的不少人都中途放弃了,但于国文从始至终坚持了下来。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于国文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志愿服务里。于国文说,志愿服务是双向的付出和得到,志愿者付出了时间和爱心,看到的是百味人生。“志愿服务的经历激励着我乐观面对困难,因为它终将过去。”
  现在,于国文的宝宝马上要出生了,她早已与老公达成一致:对宝宝,要物质上穷养,精神上富养。“做公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富养,以前我做公益的时候,经常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做公益,等宝宝大一点,我也要带着他一起。”于国文满眼欢喜,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 (刘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