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秋种的作物有冬小麦,还有豌豆、蚕豆、油菜,这些越冬作物都来自域外,原产地在西亚、北非一带。一万多年前,冬小麦驯化完成之后,逐渐传向世界各地,其中一路向东传入中国。考古发掘成果告诉我们,在距今大约四千多年前的新疆、甘肃、青海一带的墓葬中,多处发现小麦籽粒,并从新疆、甘肃、青海至陕西形成一条清楚的传入路径。
冬小麦传入中国首先得到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重视,对此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有:“ 《春秋》 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古人为什么重视小麦,且将其列入五谷之中,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冬小麦的生长期秋种而夏收。冬小麦这样的生长期不仅成为后世实行一年多熟制轮作的基础,即夏季麦收后,可以继续种植其他作物,最重要的在于初夏收获,正是春种秋收作物青黄不接的时节,那是人们最缺粮的时节,因此此时收获的冬小麦具有救饥的作用。
从四千多年前冬小麦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环境适应与社会认同,已然成为中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一套相应的耕作技术。
与所有农作物播种前的耕作一样,冬小麦播种前耕地、整地十分重要,在以小麦为核心构成两年三熟轮作制,普遍在黄河中下游实行之前,麦前耕地可在五月。麦田经历五月、六月两次翻耕后,七月进行耙地、耢地,进一步将土地摩平,达到保墒的目的。整地完成后,农历八月冬小麦就可以播种了。自唐代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在黄河中下游盛行起来,麦田中提前几个月耕地已经不可能了,前茬作物收后,马上就要耕翻土地,播下麦种。从西汉的《氾胜之书》到蒲松龄的《农桑经》,记载了两千年中白露节后播种冬小麦,几乎成为北方各地共同的农事活动。
冬小麦秋种夏收的生长期,也在南方获得了立足之地。清张履祥《补农书》“中秋前,下麦子于高地”。这也是秋天,在南方的农田上种麦的时节。
秋天播种的不仅有冬小麦,豌豆、蚕豆都属于越冬作物,秋种夏收。元代油用型油菜由西亚、北非一带传入中国,立即加入到各地的轮作之中,这类秋种夏收的越冬作物在南方各地迅速推广,并加入到与水稻的轮作中。 (韩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