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空气好、安静,妈妈能到外面走走,晒晒太阳。在城里住的楼房没电梯,妈妈下不了楼。”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榆林镇一处小院里, 92岁的“毛线奶奶”杨菊蓉在儿子乌忆原的照料下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
痛失爱女织毛衣一发不可收
“我只是力所能及地织些毛衣裤、帽子、手套给孩子们穿戴,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心里特别高兴!”杨菊蓉老人一边整理着厚厚一摞织好的帽子,一边笑着说。
老人本是上海人,1978年随丈夫从部队转业到市回民区光明路办事处工作,1988年退休。谈起织毛衣的初衷,泪水模糊了老人的双眼。2016年,杨菊蓉的女儿因车祸离世,老人悲痛不已。一次,老人从电视上看到困境儿童缺衣少穿,顿时萌生了自己亲手织衣帽的想法。“每天有个营生干,也许能快点从思念女儿的痛苦中走出来。”杨菊蓉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带动身边人成“织男织女”
杨菊蓉的故事引起了呼和浩特市小丽志愿者爱心公益服务团的注意,团长郇小丽说:“‘毛线奶奶’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后来知道老人事迹的人越来越多,通过我们联系,老人织好的东西被送到了西水磨小学、清泉街社区、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困境儿童手里。在老人的感召下,我们志愿团也组建了爱心编织团队,有织女,还有织男。他们当中有交警、快递小哥、公交司机等。”小丽志愿者公益服务团的一些人纷纷捐赠毛线、学习编织技艺,也为困境儿童编织暖心衣物。
“我是老党员,有65年党龄,做了一点善事,市里就给了我很多荣誉。志愿者们经常来看我,不认识的人也给我送毛线,生在这样的社会太幸福了!现在,我的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快乐了很多。很多人说是我改变了那些受助的孩子们,其实通过这件事,孩子们也改变了我!”(王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