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3版 医周刊·医苑
·国际首例!
·实现前列腺增生手术“门诊化治疗”
·原来是溶血病惹的祸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3 医周刊·医苑 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原来是溶血病惹的祸
    

刚出生就变“小黄人”?

  家庭与生活报讯 “谢谢大家!我都不敢想,小宝这么少见的病竟然治好了。”近日,刚出生就变“小黄人”的小宝顺利出院,小宝爸爸对医护人员激动地说。

新生宝宝却成了“小黄人”
  小宝是陈先生夫妇期盼已久的“二宝”,两周前,小宝来到了这个世界,可没想到郫都区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的一次查房,打破了这个家庭的短暂的喜悦。
  “宝宝情况不对,需马上送新生儿监护室。”按照惯例,刚出生的孩子,新生儿科医生要对其进行首次体格检查。在分娩后不到1小时,儿科医生温忠群发现小宝全身发黄,像一个“小黄人”,立即监测经皮胆红素值为6.3mg/dl,要知道经皮胆红素值大于5mg/dl才能肉眼勉强看得出。小宝黄疸出现时间非常早,怀疑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在治疗同时查找病因,温忠群立即将患儿收入新生儿科行蓝光照射治疗。
  宝宝出生后黄疸出现如此之快之早,大多系新生儿溶血病所致。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启洁迅速警惕起来,仔细查阅产妇病历,发现小宝母亲非O型血,非RH (D)阴性血,不是常见血型溶血,但检查提示患儿确有贫血,血清胆红素值、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种种迹象表明小宝符合新生儿溶血病。

连夜追“凶”竟是罕见溶血病
  夫妇俩心急如焚,刘启洁一边安慰家属,一边与儿科主任研究病情,快速制订治疗方案,决定在查验母子两人血型及溶血试验的同时,先采取急诊输血治疗。
  刘启洁紧急与输血科、急诊科联系后,小宝母子的血标本由“120”专车急送至成都市血液中心检验配血。
  寂静的夜晚,救护车的警报声牵连着儿科医护人员紧张的心,新生儿监护病房里到处弥漫着紧张气氛,迅速进行强光源照射退黄、紧急采血化验……意料之中,经成都市血液中心检查,小宝确诊为“RH抗E溶血病”。

勇于挑战 患儿渡过危险期
  “RH阴性俗称熊猫血,而‘RH抗E溶血病血型’比熊猫血还罕见,该病可引起较重的贫血,引起的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黄疸值会非常高,发生胆红素脑病概率很大,严重者救治不及时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刘启洁介绍说。
  于是,新生儿科团队连夜奋战,并由120专车取回特殊溶血病宝宝相配的血液予以输注。由于小宝的病情发现早、治疗及时,在经过蓝光照射治疗、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抑制溶血进程、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患儿胆红素明显下降,贫血纠正,各项指标恢复,病情逐渐缓解,已于近日治愈出院。
  这是首例在郫都区确诊并救治成功的RH抗E溶血病,本例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全面干预诊疗,不仅体现了郫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团队对急危重症诊治的识别应战能力,而且填补了区域在罕见血型溶血病诊治的空白。 (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