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3版 医周刊
·百岁老人凌晨遭心梗 成都市五医院上演“生死时速”
·出“脐”不意 早筛有益
·自贡市四医院 成功开展儿童玻璃体切除术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3 医周刊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百岁老人凌晨遭心梗 成都市五医院上演“生死时速”


▲成都市五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们正在查房

    

  家住温江,今年102岁的付婆婆日前遭遇了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幸亏家人及时送医,医生及时救治,救回一命。

百岁婆婆半夜发病
  10月28日凌晨,半夜起解的付婆婆突发胸口憋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被家人察觉到异常后紧急送至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院急诊科医生一测,婆婆血压高达 200/100mmHg 左右,赶紧给婆婆做了初步救治。
  有惊无险,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婆婆被送入病房,但呼吸困难依然非常严重。值班医生立即予以紧急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学检测,初步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并启动规范的心梗、心衰药物治疗。

医生冒险一搏
  据付婆婆主治大夫吴萌医生介绍,一大早,科室就在晨交班时对付婆婆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及重点交接班,心血管内科主任郎明健、医生吴萌等立即再次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房和评估,进一步确定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危险分层为高危”,初步判断婆婆系心肌梗死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按照指南规范需要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定性、定位、定量精确诊断评估冠心病,并进一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
  问题就来了,高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还是有较大风险的,经医生评估后认为,婆婆虽然百岁高龄,但除了血压高以外,其他身体指标都保持得不错,加之婆婆对生活充满热爱,这让医生有些犯难——到底要不要冒险?
  于是,心血管内科紧急进行了一次全科讨论,权衡各种利弊和风险。“心肌梗死是一种要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处理,即使能勉强挺过来,未来,患者的心脏功能或生活质量也会受到较大影响。”郎明健认为,病人有争取高质量生存需求的权利,同时成都五医院心内科团队有充分的技术实力,加上坚定的救治成功信心,在充分沟通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婆婆第一时间被送入导管室。

半小时疏通“犯罪”血管
  冠脉造影显示,婆婆此次病变的“犯罪”血管——右冠状动脉狭窄达到95%以上,可谓“命悬一线”。
  为何这样形容?对人体而言,冠状动脉非常重要,它主要给心脏进行供血,维持心肌日常的耗血耗氧,如果冠状动脉出现血管疾病时就会变窄,甚至完全堵塞,那么心肌将得不到有效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严重的可导致患者猝死或严重的心功能障碍。
  凭借心血管内科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付婆婆从进入手术室到血管开通、支架植入完成,仅仅历时不到30分钟。术后,婆婆被送回病房接受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几天后,婆婆已能下地活动,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并于日前出院。

高龄救治并不鲜见
  付婆婆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的首位百岁心肌梗死患者,从她入院到最终找到病因并有效处置,前后不到8小时。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郎明健告诉记者,类似付婆婆这样的高龄患者高效救治案例,如今在成都市五医院并不鲜见:今年上半年,有一位92岁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严重心衰的患者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进行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去年,一位99岁高龄患者也在医院成功植入了心脏起搏器。
  据了解,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是成都西部区域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国家标准版房颤中心、国家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作为成都西部地区心血管急危重症及疑难病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年门急诊 8 万人次,年出院6500人次,每年救治危重疑难心脏病患者3000人次,为成都西部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流程通畅、便捷的绿色通道,和及时、规范、高效的诊疗。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邓童童 实习生 刘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