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反映降水与气温变化的节气,时间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此时天气转为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成雪,但雪量一般不大,故称“小雪”。
壹
小雪过后,庄稼收回家,田间农活基本结束,过去农民称这段时间为“冬闲”。这时,家家关起门来,围着炉火过日子。
不过,说闲也并不闲,只是劳作的地点变了——由田间转变为家庭。
在家中,妇女们纺线织布、做针线活儿,男人们修理农具、为牲畜御寒保暖。偶有亲朋来访,一起围着火炉品茗聊天,“把酒话桑麻”,则是一种亲情满满的享受。
与这时期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小雪时节也有一些较有特色的饮食习俗,比如腌寒菜、制腊肉。
由于小雪后天气转寒,过去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在北方,已经没有了新鲜蔬菜,而人们一日三餐仍需要菜蔬副食。同时,小雪时节干燥低温的气候特点也很适合制作可长期保存的腌菜、腊肉,于是便产生了腌寒菜和腌制腊肉的习俗。
腌寒菜的习俗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周代。
过去在农村,每到小雪前后,人们便将刚收获的萝卜、芥菜等洗净,放进大缸中,加入盐、腐豉(将小花生带皮炒熟、磨细后做成的调料,可以增加咸菜的香味),盖上盖子腌制。
这样的咸菜可生食下饭,也可加肉末、辣椒等做成美味可口的炒咸菜。
小雪时节腌制的咸菜,可以吃上一年。腌制腊肉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民间向来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说法。过去每到小雪时节,人们便将猪肉、鸡肉、鸭肉等放进缸里,放上食盐及花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五六天后,用绳索穿起来,将水滴干,再用柏树枝条、甘蔗皮等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即成腊肉。
这样加工好的腊肉不但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醇香,是很受欢迎的美食。
贰
在南方一些地区,还有小雪吃糍粑的习俗。
糍粑是将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食品。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用来祭牛的,后来才演变为人们的食品。
关于吃糍粑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并对吴国的国计民生做了许多长远安排,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小雪时节,雪飘天寒,城内民众断食。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喜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垒成的。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大家将糯米“砖石”掘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得以活命。
后来,在江南一带,人们便用糯米制成像当年的“城砖”一样的糍粑,在小雪这天食用,以纪念伍子胥。
叁
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也就是小雪前后。
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粮食相对富裕。同时,在古代社会,饮酒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酒也是祭祀仪式的重要部分,属于礼的范畴。时至岁末,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高峰期,对酒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小雪酿酒相沿成习。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在浙江安吉地区,人们至今仍然习惯在小雪时节酿制林酒,当地人称为“过年酒”。
平湖一带在小雪前后酿酒储存,称为“十月白”。也有人用白面做酒曲,用白米、白水酿酒,称为“三白酒”。入春之后再在酒里面加上桃花瓣,即成“桃花酒”。
浙江长兴地区也有在小雪这天酿酒的习俗,称为“小雪酒”。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泉水特别清澈,酿出的酒也特别清香醇厚。
此外,在有些地方,如果小雪节气这天下雪了,人们会收集雪水,装在容器里储存,以作药用。据说这天的雪水可以治疗火疮、热毒、痱子等。当然,这只是民间俗信,在今天看来并无科学道理。
小雪过后十五天,便是大雪节气。大雪过后,地冻天寒,“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才真正到来。 (戴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