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倪丹
病毒是一种无完整细胞结构,并必须活在细胞内寄生,从而复制发展的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从科学角度来看,病毒属于一种狭义的“生命体”,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很快就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丧生。所以想要生存,病毒就必须要发生感染。很不幸的是,这次人体则是新冠病毒的可感染活体之一。
最近,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很多人不禁开始担心: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有效防治新冠肺炎,以及参考症状及处理建议。
正确认识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3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病株特点有哪些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有显著变化。变化如下:
1.致病力和毒力减弱。2.重症和死亡比例低。3.免疫逃逸能力增强。4.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加快。5.无症状感染者较多。6.周期为两周左右。7.主要引发上呼吸道感染。8.尚无证据表明感染新冠后会有后遗症。
个人如何进行预防
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疫情期间减少聚集、聚餐和聚会,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保持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身体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以便于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新冠奥密克戎“小阳人”参考症状及处理建议
第1天:身体开始发热,核酸检查阴性。建议:多饮水。
第2天:开始发烧37度多,甚至 38.5 度以上,上呼吸道疼痛、干、渴明显,浑身酸痛,当夜可能无眠,味觉有减退。核酸阳性。建议:速效/布诺芬+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3天:体温反复,夜间降到38度以下,上呼吸道疼痛持续存在,浑身酸痛继续,半睡半醒,精神疲乏,胃肠道不适,下腹部隐痛,味觉减退。核酸阳性。建议:速效/布诺芬+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4天:体温反复,可逐渐降至正常。上呼吸道症状消失,全身酸痛好转,精神开始恢复。胃肠道不适及下腹部隐痛存在。开始鼻涕、干咳,咳嗽时伴胸腔疼痛。味觉减退。核酸阳性。建议:速效/布诺芬+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5天:体温正常,上呼吸道症状消失,全身酸痛好转,精神继续恢复。腹痛消失。鼻涕、干咳继续伴声音嘶哑、轻微头痛。味觉减退。核酸阳性。建议:速效/布诺芬+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6天:全身酸痛消失,精神完全恢复。鼻涕减少。干咳声嘶存在。味觉开始恢复。核酸弱阳性。建议: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7天:鼻涕减少,咳嗽有好转,但仍旧有鼻音,恢复味觉。核酸转阴。建议:多饮水(电解质水最佳)。
第8天:轻微鼻涕及咳嗽。无其他不适。核酸阴性。建议: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