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西 何剑 杨汉丰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公立医院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市场运营能力。医学影像设备在医疗设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化时代,构建医学影像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一、医学影像设备信息化建设
①完善设备档案。应用二维码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为设备带上“身份卡片”,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便捷建立设备档案。全院使用一套信息化系统,统一设备名称,入院起携带唯一“身份证号”直至报废。有利于核对盘点全院医学影像设备资产,确保账实相符,实现实时多方位资产分析报告。
②建立设备运营可视化子系统。精细化进行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分析,对多发故障作出预测,人员绩效分析,工单、工时多维度管理,健全绩效体系。根据维修工单进行全方位分析汇总,直观显示故障次数、维修各项成本、恢复响应时间等,针对医学影像设备运营情况改善临床工作方式,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③建立设备绩效分析管理子系统。进行医学影像设备统计分析,计算设备的收入和成本。实时、精确地进行维修绩效分析,包括维修绩效和维修成本。实时、精确地获取运营指标,如开机率、检查量、扫描部位等,降低医学影像设备闲置率,对绩效进行智能预测和辅助决策。
二、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①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自申请开始,到计划、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处置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任务细化、标准量化、流程优化、工作协同化、关键控制点模块化信息技术的实现,确保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运行正常并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建立对专项分析、定期追溯、责任挂钩机制,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实现医学影像设备效能最大化。
②利用信息技术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管理,一方面改善了人力和物力的不合理应用,提升了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精准性、便利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构建信息互通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管理系统化,和院内其它系统互联互通,确保医疗资源共享。
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安全可靠、智能节约、高效协同”的集约化运营,为医院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支持。
注:该文系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NC22C24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