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贵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记者从绵阳市卫健委了解到,近期,该市各地医疗机构迎来就诊高峰,各地各单位积极主动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重点人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冬的绵阳,因医务人员的全力以赴而感动,也因患者的理解与配合而倍感温暖。
宁可床等人 不让人等床
当前,正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的高峰期。为确保应收尽收,充分缓解其他市直医疗机构的收治压力,绵阳市儿童医院以“宁可床等人,不让人等床”的备战思想,在全面做好妇、产、儿科类病人诊治需求的前提下,迅速启动了针对成人感染病人收治床位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印发并落实了“全院一张床”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将学习培训室、值班室、示教室等功能用房全部扩充成标准病房,实现了应急床位资源的快速到位。
同时,该院也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需要用到的医疗设备进行紧急调运,实现了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应配尽配。通过资源整合,全院新增应急病床100张,内科收治病人容量由25张床增至100张。
“我爱医生”ICU病人深情感谢
“我爱医生”患者颤颤巍巍地写出了这几个字,在三台县中医医院ICU病房里发生了这样感人又温暖的一幕。
患者涂某,今年58岁,因全身疼痛、气紧咳嗽,胸部CT显示双肺间质性肺炎昏迷收治在ICU。经过7名医护人员连续3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病人醒来后,因插着呼吸机不能说话,但他的手一直比划着,指着护士手中的护理记录单,看了看笔,像是要写字,当班护士何丹连忙为他找来纸和笔。随后涂某写下了“我爱医生”四个字。“当时护士的眼泪就流下来了,科室的同事看到这张纸条都很感动。”科主任佟旭光说道。
送药上门 守护农村重点人群
元旦、春节临近,随着返乡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大,梓潼县积极开展“送医(药)上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12月26日,黎雅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兰花村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恰巧遇到79岁的王国才晕倒在路边。王国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他和年仅15岁的孙子。当天,家庭医生搀扶他回到家中,为其测量血压、血糖,赠送药物,在其身体状态平稳后才离开。
据了解,梓潼县正积极组织家庭医生向全县农村群众提供免费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为他们送去防疫急需药物及医用物资,解决疫情期间村民及普通患者“足不出户”的健康需求。同时,通过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建立特殊人群健康台账、发放告知书、赠送药物等方式,将65岁以上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独居空巢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特困人员、留守儿童等作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和优先群体纳入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对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作用,织密农村疫情防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