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内,医护人员正在为病人做检查。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冯若冰
“急诊是医院的基石和堡垒,因此大家将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面临最大的考验。我们医务人员不是不能阳,是需要我们尽最大可能地坚持陆续变阳,或者坚持到最后变阳。”绵阳市人民医院早会上,急诊科主任刘洪清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急诊救治工作正常开展,急诊的阵地才不会彻底沦陷。
这段时间,护士长方艳的班排了一次又一次,特地加派了人手在重点时间段里加班,以此来应对目前暴涨的急诊病人就诊状况,她说:“三四线不够了,我就是五线,随叫随到。”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会有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而这一刻,分明眼睛里有些许涩涩的感觉,心里有些许悲壮的感觉。”急诊科护士李艳动情地说道。
晚上10点,刚刚抢救完一例阳性心梗病人,李艳儿子打来电话,体温持续在39-40度,吃过两次退烧药,效果都不好。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临床医学生,他知道自己阳性了,同时阳的,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李艳只能让他们继续服用家里的备用药,做好物理降温。因为刚刚,药房最后一瓶“甜倩”已经发出去了,医院短时间里紧急调配了库房的存药。
医院里,分诊台排起了长队,小孩的哭吵声,老人的呻吟声,120救护车的警笛声,不绝于耳。“老师,孩子都烧抽了”“医生快来,我妈昏迷不醒了!”“医生,我咳得咯血了”尽管大批感染的病人去了发热门诊就诊,仍然有很多危急重症患者来到急诊科。
与此同时,抢救室里早已挤满了患者,而阳性病例占了六七成,还有不知道是否阳了的家属。几名医务人员快速穿梭在人群里,为患者做各项治疗,和家属沟通病情。药房感冒药告急!住院床位告急!抢救人手告急!有些人开始埋怨、喧哗,甚至开始低声谩骂。患者和家属不知道的是,分诊台的小护士是个孕妇,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努力在工作;抢救室的刘医生和郭护士刚吃完退烧药,正在经受着高烧、头痛的折磨;一趟接着一趟出诊,两鬓斑白的马老师早已经汗流浃背。
夜里3点多,下起了小雨,室外温度2℃,风夹着雨,很冷。李艳他们去接一个高热惊厥的孩子,车刚刚停稳,早就站在路边等待的孩子爸爸焦急地说:“医生,你们坐驾驶室嘛,我们一家三口都高烧咳嗽,孩子现在已经醒了。这些天你们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再让你们被感染……”简单的一句话,让医务人员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感受到了无比温暖。
“作为急诊人,把责任留给自己,把关怀留给更弱势的人,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病人。同时,我们也想呼吁大家,做好自身防护。请在就医时多一些理解和配合!”李艳说道,无论是小家之爱,还是大家之暖,边防边控,坚持一步一步地走,走好每个节点,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更快、更好地回归昔日正常生活,拥抱明年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