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3版 家周刊·品味
·花山岭上起新屋
·农具情深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3 家周刊·品味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农具情深
    

  对于农民来说,农具是务农之本。南方多雨的天气适合竹子生长,农户家里的农具大多与竹子有关,其中扁担、钩担、禾杠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扁担的制作并不难,选一棵碗口粗的老竹,从根部截取约两米长的一段,用刀沿截面平均破成两片,再分别将两片竹子刨削成中间宽约一掌、厚约两指、两头稍细稍薄的样子,做好后放到火上烤一烤,以增加它的韧性。
  扁担最大的用处是挑粮食。农忙季节,田地里稻谷熟了,天未大亮,家里所有的劳力都拿上扁担、挑着箩筐、带着锯镰、扛上脱粒机,来到田间地头。一部分人负责收割稻谷,一部分人负责脱粒。负责脱粒的人一边踩脱粒机踏板,一边两手握住禾苗根部,将稻穗贴近高速旋转的滚筒,一粒粒的稻谷便纷纷扬扬地落在机斗里了。
  机斗里的稻谷装筐之后,就该扁担大显身手了。将箩筐上的绳子结环套进扁担两端,半蹲身子,肩窝顶住扁担中部,扎好马步,一手扶住扁担,一手撑在大腿上,腰手一起使劲,肩膀往上一顶,一担稻谷就挑了起来。起身之后略微调整一下担子的重心,就可以往前走了。
  山村常用的第二样挑担工具就是钩担,要说钩担其实并无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在扁担上多了两条挂绳和挂钩,但它比扁担用得更勤。去井里挑水,砌房子时挑砖、挑沙、挑石子、挑水泥,处处都离不开它。
  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忙完,就要忙山上的活了,这时候就要用到禾杠了。
  禾杠是山村农民的又一重要生产工具。村里家家户户烧柴火做饭,上山砍柴都要用到禾杠。禾杠看起来十分普通,制作也很简单,一根碗口粗的毛竹,截成两米长短,两头削尖,便于插入捆好的柴里。
  农家人对于农具是极为爱惜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去很远的山上砍柴,回来走到半途时,捆好的柴散开了,捆了半天也捆不起来,眼看天色渐晚,我只好把柴连同禾杠一起扔在路边。到家后,母亲埋怨我说,柴捆不好就不要了,关系不大,但不应该把禾杠扔到外面。为此,母亲不顾天黑,跑了大老远的路把禾杠和柴担了回来。
  如今,老家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顺利摘除了贫困帽子。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又从家门口延伸到了田间地头。适合梯田耕作的小型农耕机器大范围普及开来,农民再也不需要挑着沉重的担子穿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他们正脚步轻盈地奔走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大路上。 (凌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