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旅客在南非开普敦国际机场等待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为防范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多国近日对南非等非洲国家的航班和旅客实施入境限制,并升级防控措施。
奥密克戎毒株敲响警钟
包括南非在内的一些国家近日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11月26日将这一毒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
南非当局日前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已蔓延到南非所有省份,接种新冠疫苗仍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最重要手段,呼吁民众立即行动。他特别指出,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给世界敲响警钟,不能让疫苗不平等继续下去,这种不平等不仅使那些没有获得疫苗的国家付出代价,也威胁到全球抗疫努力。
此前,世卫组织曾警告,疫苗分配不平等现象持续时间越长,病毒传播范围就会越大,社会和经济混乱的时间就会越长,病毒出现更多变种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从而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非洲在疫苗接种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以南非为例,成年人口中约41%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而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因奥密克戎毒株受到旅行限制措施影响最重的8个非洲国家中,马拉维的疫苗接种率仅有5.6%,比较高的博茨瓦纳也仅为37%。
与非洲疫苗供应捉襟见肘形成反差的是,英国作为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佼佼者”之一,已立即推动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来应对新毒株威胁。11月29日,英国报告新增8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同一天,英国政府将成年人接种完第二剂新冠疫苗与接种加强针的间隔,从满6个月缩短至满3个月。
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塞思·伯克利说,新冠病毒新变种不断出现导致疫情迟迟不能结束,而实现疫苗平等是防止更多新变种出现的必要一步,“只有当我们能够保护世界上所有人口,而不是只保护富有的那部分人,我们才能避免新变种出现”。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实验医学教授彼得·奥彭肖指出,病毒变种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可能是部分地区的低疫苗接种率,“正如世卫组织警告的那样,除非所有人都安全,否则我们每个人都不安全,全球疫苗推广至关重要”。
英国政府前内阁官员杰里米·亨特批评说,奥密克戎的出现实际上体现了“西方国家未能确保疫苗在全球各地适当分配的失败”。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伟宁说,在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病毒持续流行会导致变异。科兴已从多个层面展开疫苗合作,比如,全面配合政府对外援助工作,以最快速度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疫苗;正式成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供应商,通过该计划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很多国家分发新冠疫苗;与包括埃及、南非等非洲国家的企业间展开跨国合作,以提升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主要目标。
他说,科兴正密切关注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已与包括南非在内相关合作伙伴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争取尽快评估现有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效力等数据,同时争取尽快获取毒株以展开相关研制工作。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