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7版 视野
·只有保护好世界上所有人口才能避免新变种出现
·中医在海外有多火?毛里求斯小伙回国打造中医品牌
·奥密克戎来袭 让海外舆论重新认识中国防疫政策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a07 视野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奥密克戎来袭 让海外舆论重新认识中国防疫政策
    

  随着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迅速在全球扩散,多国紧急升级防控措施。在应对新一波疫情的过程中,海外舆论出现不少肯定中国防疫政策的声音。美国彭博社、新加坡《海峡时报》等媒体近日陆续刊发报道积极评价中国的严格防疫政策,认为携带大量突变的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表明,中国实施“动态清零”防疫策略是正确的。
  彭博社网站1日报道说,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后,世界各国本周纷纷实施边境和旅行限制措施。中国的情况则一切如常。中国将清除所有感染病例作为当务之急,将人民健康视为首要任务。
  报道援引美国外交学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的话说,奥密克戎毒株证明了“动态清零”策略的合理性。如果西方国家停止重新开放,并开始关闭边境,他们就没理由指责中国在防疫中坚持的路径。
  报道说,其他国家再次采取旅行和边境限制措施,这让人思考:用中国的防疫策略是否可以更好地抵御新出现的变异毒株,尤其是在早期新毒株风险尚未被完全了解时。美国高盛集团战略分析专家认为,经济基本面及目前采取的防疫措施使中国在抵御新变异毒株时处于更有利位置。
  黄严忠认为,鉴于中国已实施的限制措施,奥密克戎毒株最不可能在中国“立即获得立足之处”。
  新加坡 《海峡时报》 网站11月30日报道说,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的防疫策略包括对获准入境人员实施多项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及一系列基于社区的防控措施。虽然这没能杜绝散发疫情,但中国的感染人数仍远低于其他国家。
  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对 《海峡时报》说,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中国目前采取的“零容忍”政策是正确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能应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多种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