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4版 家周刊·旧闻
·年底报销 一个头两个大?其实,曾国藩当年报销也烦恼得很
·宋朝人的名片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4 家周刊·旧闻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年底报销 一个头两个大?其实,曾国藩当年报销也烦恼得很


▲曾国藩

    

  岁末年终,烦人的报销季来临了。票据仿佛永远凑不齐,财务室里总是人挤人。
  报销这事,从古至今都难!就算是清朝一二品的大员,要想从政府银库里报销,也是愁眉苦脸。像曾国藩这样的大官,皇帝都宠他爱他夸他,可到了户部报账的官吏那里,他还得夹紧尾巴。“喂,曾国藩,过来报账!”

“一锅粥”的报销制度
  1861年,曾国藩开始筹办洋枪洋炮,想要自强以御外辱,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办工厂、买大船,花钱如流水,可在向清政府报销这事儿上,曾国藩却遇到了难题。
  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没有洋务报销制度,没想到这些洋玩意这么花钱,地方大员只能从地方政府军费开支中临时支为洋务之用。后来即使有了洋务报销专用通道,清政府也无法有效地管理财政支出。
  1884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一次性报销了9年的广东海防经费。也就是说,这9年间,广东海防的钱一次也没有报销过,报销周期之长令人瞠目结舌。清代的报销制度可谓乱成一锅粥。

“严格”的报销流程
  所谓“报销”,在清代学名应该叫“奏销”。“奏销”严格来说相当于现代财政决算制度。户部则是全国财政的主管单位,既是财政部、民政部,又是中央银行和国库,还兼有国家审计署的功能,全国的各式奏销都得经过它。
  清代的报销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地方花钱的部门,先对需要报销的项目进行统计,造册(填报销单);
  然后送到省布政使司那里,等布政使核对无误后,再送到户部;
  户部收到奏销册后严格审核,相当于审计,审核后在年底汇总,题奏给皇帝;
  皇帝看一眼没问题后,户部就能给地方部门一个批文,办事官员就能从国库或省级布政使司的截留款那里拿到钱了,整个报销流程结束。
  如果户部审计发现报销项目与实际情况不符,会立刻指驳发回。这篓子就大了,不但各省督抚对奏销册要负审核责任,地方官员如果弄虚作假被查出来了也会受到降级、罚俸、革职等一系列惩罚。

报销的“拦路虎”
  报销难,最难的地方就是户部的批驳。报销这事大部分都是走走流程罢了,就算是皇上亲自过目,他也不可能细看。而户部说你造假账,把报销单发回来,不但钱拿不到,说不定还会降级、丢乌纱帽。因此,各级官员融通户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笔融通经费还有个学名——“部费”。
  部费是部、院、府、寺、监等中央各部门因办事、办案收取的费用。说白了也就是今天的办公经费、手续费。在中央各部门中,户部事情最多,部费也就收得最多;礼部和刑部事情比较少,收得也就比较少。
  有时部费之巨让人瞠目结舌。翰林出身的张集馨在 《道咸宦海见闻录》中称:“军需款目,至一千数百万之外,部费即须十余万。”
  就连顶级大员也为部费所困。曾国藩第一次报销军费300万两左右,因为当时水陆两军军营数量大,部队又分合不定,有关粮财的负责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报销账单极为困难。因为账目极大,他先上奏《酌拟报销大概规模折》,得到批准后,立马开始筹措部费,需要筹措数万白银,为此忙得焦头烂额。
  地方大员为了能够顺利报销,纷纷托人向户部探寻部费多少。李鸿章找到湖北道台王文韶探寻部费,军费3000 万两左右需要缴纳 40 万两部费。后来曾国藩再次出马,找到江宁布政使李宗羲,辗转托人,讨价还价,才降到了8万两白银。

编外人员的“饭碗”
  部费虽非正规制度收入,但其存在也是有合理性的。明清两朝,政治体系始终面对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官员数量严重不足。以户部为例,尚书、侍郎以下,整个编制内的官员不足百人。这些人要处理全国的财政、民政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很少有懂得财务的专业知识,更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繁琐枯燥的财政账目上。因此他们就雇佣了大量的编制外书吏,负责审计工作。
  要命的是,这些编外人员朝廷往往连伙食费都不拨,甚至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还需要自己出;有时候书吏也忙不过来,自己还需要雇佣秘书帮手完成审计。因此,不收取部费这些人就活不下去,整个财政体系也难以运转。
  当然,如此制度必然滋生腐败。内容完善、手续完整的报销单,如果不交纳部费也会被批驳回去,这已形成清代官场上的潜规则。 (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