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顺玉
最近,成都一直处于“高温热浪”天气,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的高湿度状态,大家可谓是“蒸烤”安逸了。酷热的天气,一定要预防“热射病”的发生,今天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其实就是一种程度非常严重的重症中暑,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热射病的症状
热射病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疲乏、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出汗不止、口渴、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易迅速恶化,可突然出现暴发性的高热,体温达40℃甚至以上,伴随昏迷、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手脚运动障碍,抢救不及时出现呼吸、脏器等衰竭,可危及生命。
热射病的急救
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损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
1.立即脱离热环境。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同时,对其大声呼叫,以评估意识状态。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立即拨打120,及时护送至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
2.用水、冰进行全身降温。将患者除头部外的其他身体部位浸泡在20摄氏度左右的浴盆中。此方法降温快速有效。也可以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擦拭全身,同时将冰块放置在患者双腋下、大腿根,或者将患者放在冰床上,头部戴冰帽、冰颈圈,并用冰毛巾擦拭全身。
3.意识清醒者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还可口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呕吐物窒息,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以促使患者恢复。
5.按摩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内关穴等;针刺合谷、人中、神门、内关,均用泻法,点刺十宣穴(十指尖端)出血少许。
热射病的预防
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肝、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昏迷超过6~8小时或出现DIC者预后不良。体温恢复正常后,大脑功能通常也可很快恢复,但有的患者也可遗留大脑功能障碍。轻或中度肝、肾衰竭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严重肌损伤者,肌无力可持续数月。
1.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预防各种疾病等。
2.合理安排工作和户外活动时间。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在高温时段避免强劳力活动,外出时当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穿浅色,纯棉衣服最为透气,勿打赤膊。
3.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宜清淡、清凉,新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疏菜、水果、豆制品等。不宜饮酒、喝咖啡、抽烟,不宜进食辛辣,不宜重油,不宜暴饮暴食。
4.加强防护措施。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可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如西瓜汁、凉茶、绿豆汤等。
5.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如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撤离高温现场。及早发现中暑先兆,采取措施及时治疗,防止厥脱症,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