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7版 科普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肺结核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和护理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7 科普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 凉山州会东县人民医院 周静
  脊柱骨折及滑脱主要发生在胸腰椎,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站立困难、翻身困难等,进而引起损伤区域或者下肢功能出现明显减退的现象。临床上通常是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仍然需要做好手术配合和护理工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几率。
  手术配合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协助患者调整正确的姿势,充分暴露手术的视野;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特别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患者输液的速度,让患者各个通道都可以维持通畅状态。C臂X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移动非常困难的现象,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又会频繁地对其使用,采用C臂X机进行透视定位时,巡回护士一定要加强注意对C臂X机的摆放,避免影响医生操作,移动过程中范围一定要小,尽量减少污染。手术开始之前需要在患者麻醉头架的下方按照标准套上无菌防护罩,并将仪器慢慢向下移动,利于医生进行透视,完成后将该设备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2.器械护士配合要点。(1)手术器械的洗涤流程。对实际数量的器械进行清点与核对,之后进行拆卸和预洗,把器械拧开,采用专用的清洗刷反复冲洗。再把器械放在多酶清洗液中进行浸泡,除去残留的异物。最后,按照顺序对机器进行洗涤,干燥后,将器械送到包装间。(2)手术器械的灭菌与监测流程。按照标签的方向将器械包放在灭菌炉上,并且要保证它的干燥时间。灭菌结束之后,将化学指示卡为黑色条的放到绿色区内,将无菌物品放到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区。在生物监测完成之后,提供给手术室进行使用。(3)手术器械的摆放。合理摆放器械能够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便于给医生传递要使用的器械。(4)准确把握时机正确传递器械。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医生手术的进程,确保可以及时传递相应的手术器械。(5)实现无菌操作。一定要对手术器械以及植入物按照规定进行灭菌,并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术中一旦出现手套破裂、防护罩污染等现象一定要及时进行更换。
  护理
  1.术前对患者的体表标记情况和腕带标识进行核对,确保患者信息无误,避光对皮肤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全面开展手术室的“六查十八对”制度。对手术室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检查手术室的光线,每天开窗通风,确保气体流通。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对手术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消毒、清洗。
  2.护理人员要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手术器械、药品等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遗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全部检查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和检测。另外,还要在术前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和器械的消毒情况进行确认。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进行麻醉等
  3.手术过程中加强对 C 臂机的防护:调节好各种参数,避免进行反复照射,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程度。
  4.术后,对于全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对患者腹部的切口采用腹带进行拱顶,让患者直接平卧在手术平车,安置防护栏,固定好平车,避免患者因术后不适感出现躁动坠床。
  5.引流管的护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固定引流管,并经常性对其进行挤捏,避免导管出现扭曲或者受压的现象,甚至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血管发生堵塞,确保患者引流液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