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胡玮
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是通过麻醉药物抑制患者中枢神经,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无痛觉反应,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麻醉缺少了解,不少人认为麻醉会对患者身体等造成严重损害,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有关全麻的正确知识吧!
全身麻醉类型及特点全麻主要应用于大型、中型择期手术和危重症急诊患者,常用麻醉方式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三种,吸入麻醉是最早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通过麻醉机让患者吸入麻醉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如乙醚,后来逐渐被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麻醉药物替代,如恩氟烷、七氟烷、氧化亚氮等;静脉麻醉是通过单次给药、分次和多次给药方式,在静脉中注入一种或多种麻醉药物,借助血液循环达到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常用药物有阿片类、巴比妥类、氟哌利多等;复合麻醉,是现在较常使用的一种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师会依次或者同时使用不同麻醉药物和技术来实现全麻,具有镇痛、肌松、抑制自主反射、维持生命体征等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用量和副作用。
全麻术后“影响”全麻会“影响”大脑?全麻会不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果时间过长,对大脑有没有潜在影响?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全麻会影响大脑。现代医学中采用的全身麻醉药物,都是对人体副作用小、作用可逆的药物,尤其是镇静药、镇痛药等,均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分解、清除和排出,其作用也会消失,整个麻醉过程是可控的,不会对大脑产生影响。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麻醉药物作用时间会更短、副作用也会更小,手术结束后,麻醉药会快速从人体中代谢出去,使患者清醒,不会对人体产生持续性影响。
全麻对人体伤害最大?对患者采用全麻、半麻还是局部麻醉,主要依据患者病程、身体情况、临床禁忌证等因素,局部麻醉对中枢神经影响最小,全麻也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危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手术种类。
全麻术后常见后遗症低温症。全麻术后出现低温症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室内温度过低,部分身体或脏器暴露,并且患者输入了许多液体及血液制品,导致大量热量散失,倘若手术时间过长或手术室温度低于21℃,很容易引发低温症。低温症还与麻醉药物有关,全麻药物会抑制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调;肌松类药物会麻痹骨骼肌,损失增大肌产热作用;多数麻醉类药物也会促使血管扩张,增加散热。低温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增加伤口感染几率,延长苏醒时间,严重低温还会导致心功能严重异常,甚至出现心室颤动,致使患者死亡,必须采取保温和复温措施,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苏醒延迟。一般情况下,全麻患者会在停药后1至1.5小时内苏醒,倘若在这一时间段内患者没有恢复清醒,就属于苏醒延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麻醉药等残留导致的。
呼吸道梗阻和低氧血症。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或者反流物误吸、舌后坠等,都会造成呼吸道阻塞,甚至肺部感染,气管受压、支气管痉挛等也有可能造成通气障碍,倘若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必须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如舌后坠发生的咽部阻塞,需要让患者头部后仰,将下颌托起,也可根据患者不同体位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气道处于畅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