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6版 科普
·护理病历全程质控在病案管理中的重要性须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关于白带常规检查的知识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6 科普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 富顺县人民医院 谭宇
  中西医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各有不同,西医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突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能够快速地控制血糖,但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岛素。中医对糖尿病的认知讲究辨证施治,围绕着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情况展开治疗,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突出,关于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如何认知和治疗,本文将进行解释。

中西医对糖尿病的不同认知
  1.中医的认知。在《黄帝内经》中有“消渴”“消中”等名称的记载,主要针对消渴症的病理、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详细讲述,中医记载消渴症是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导致的。除了《黄帝内经》记载之外,《灵柩·五变篇》《素问·阴阳别论》中都有“消渴症”的相关记载。中医认为消渴症主要由情志、饮食、劳伤、外感等多种因素影响,而阴虚和燥热则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以致于患者多表现为肺燥、胃热、肾虚等症状。
  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肾精亏虚、肾气不足、阴竭阳亢、气血皆虚等症状,中医治疗消渴症,最为关注病因,了解病因后方能对症下药。
  因情志失调而患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上灼肺阴、下耗肾水、中伤胃阴等症状,患者的病情与情绪关系紧密,当患者七情受伤而无法调整心态,容易形成郁结之气,因此在治疗消渴症患者期间,需要从患者情志调节入手,缓解患者的郁结之气,进而也消除胃火,避免脾胃运动受损。
  因饮食规律导致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脾湿内蕴、胃燥津伤、二阳明燥实。对于患有消渴症患者而言,为了改善患者的病症,需要明确患者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西医的认知。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是维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重要能量来源,但长期血糖过高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这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就被称作糖尿病。西医根据病因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了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在西医研究过程中尚未明确,而且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自身肥胖、老龄化、妊娠都容易诱发糖尿病。其他因素包括遗传缺陷、胰腺炎、胰腺肿瘤、内分泌疾病和感染等。

中西医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判断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脾胃出了问题,所以治疗上以调节脾胃为主,通过一到两个月甚至半年左右调理,患者就能好转,西医更加关注降血糖。二甲双胍、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很强,所以就让患者服用这些药品,把血糖指标降下来。胰岛素本身是一种激素,它也是蛋白质,如果口服就会被蛋白酶消化掉,所以需要采取注射的方式,不经过消化道直接进入人体来治疗糖尿病。在利用西医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终身服药,西医是无法完全治愈糖尿病的。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中讲究因病施治,综合辩证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用药调理就能让糖尿病有所缓解,让人体恢复健康。同时减少药物对脏器功能的损害,所以对于糖尿病而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通过中西医综合施治。在血糖过高的情况下,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然后借助中医的长期调理,让糖尿病真正地远离患者。中西医治疗糖尿病是属于中国一种独特的治病方式,西药对控糖效果明显改善,通过中药辅助治疗之后,两者之间的积极作用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